三星堆中发现的青铜立人像是干什么的?三星堆有哪些千古之谜?

2024-03-01 09:32:44 买帖  | 投诉/举报

  自古以来世界上就有很多的谜团,有一些是可以解开的,有一些却是无法解开的。我国自古帝王皇亲下葬都会带有大量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如今被挖掘出来成为现在人类探索古代人类的关键,但是仍然有着许多谜题是目前所没有解开的。著名的三星堆文明就是一个迷。

  三星堆中发现的青铜立人像是干什么的?

  出土于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连座通高2.62米。重180公斤,铸造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如此庞大的青铜巨人,迄今为止,在国内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尚属首例,因此被誉为“东方巨人”。


 

  自出土后,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金银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大立人和青铜太阳轮等器物就以其神秘造型吸引了学界和广大参观者的探秘兴趣。

  大家根据不同的证据和理解,对这些青铜器的文化元素进行了多种推测。记者12月4日从三星堆博物馆方面获悉,研究彝族文化的专家近日提出新解,认为三星堆文物含有与彝族文化相关的元素。


 

  “三星堆文化或多或少均含有彝族文化的一些元素,这些元素至今仍保留在西南主要世居民族彝族当中。”研究彝族文化专家杨凤江开口就鲜明地说出了他的观点,“比如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其形象在彝文典籍中就有明确的记载。据彝文古籍记载古时候最早的人是独目人,后来独目人遭到天遣。而随着独目人时代的结束,开始了纵目人时代。在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和《阿普笃慕传》、《阿普笃慕若》、《笃慕世系》等彝文典籍中,都有对古代彝族纵目人有所记载和描述,而这些描述又正好能在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中找到印证。”


 

  杨凤江进一步解释说,从出土的三星堆青铜面具中可以看到,除纵目人外,尚有一部分面具是在双目之上的额头开有一口,而这一个竖形的方框也正好证明了彝文古籍记载的可信度。因此从彝族文化的元素来说,这是一具隐含着独目人的内涵而重点突出纵目人的青铜面具。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这具青铜面具除纵目这一主要特征与彝文文献和传说记载相同外,它的鼻子和嘴吧的造型和《查姆》史诗中的描述也一致。《查姆》中把独目人变成纵目人之后的纵目人的鼻子形象地描述为剪刀,嘴巴描述为鹦哥嘴。而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鼻子的造形就是一把倒置的剪刀,嘴巴也是鹦哥嘴的造形。


 

  随后杨凤江又从彝族的习俗出发,分析了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和彝族文化的关系。“许多学者在研究时,把注意力都放在它的头冠、衣袍和足镯上,其实青铜大立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应该是大立人的双手。有些学者认为大立人的上下两只手中空,所以是一个手握神杖的造型。但是只要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无论从哪个方向哪个角度,我们都无法把神杖还原,因为他两手之洞并不对称。除非把神杖扭弯,否则根本无法插入。”杨凤江说,“但是如果我们将他的造型和彝族的毕摩文化联系在一起,就会找到答案。毕摩在主持祭祀活动时有许多独特的动作,而在毕摩的法器中神杖是最主要的法器。根据彝俗,主祭师在请神驱邪时都要进行一套完整的双手动作,那便是左右两手各执金银两杯。其中金杯斟有酒,银杯为空杯。当要请神祭神时就把金杯置于右手举于上,把银杯置于左手置于下。毕摩一边吟诵,一边把装酒的金杯逆时钟向内绕银杯三匝。绕完三匝后把金杯中的酒倒入银杯,然后置于祭坛献神以表示请神和祭神。毕摩的这一套动作,和青铜大立人的姿态正好相同。所以从彝俗出发我们不难看出,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体现的正是一种毕摩形象,而他要要表达的正是一种祭神请神或驱邪撵鬼的内涵。”

  三星堆有哪些千古之谜?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然而虽经70多年的发掘、研究,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


 

  第一谜,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有人认为,三星堆体小扁薄磨制的斧、锛、凿等石器和夹砂灰褐陶器、平底器等陶器及纹饰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

  有人认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鸟头把勺等器物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一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但究竟来自何方?

  第二谜,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

  三星堆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他们究竟属于什么民族?

  目前已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颇有关系,其主体居民可能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其族属为氐羌系。三星堆遗址的居民是由土著与多个外来民族融合而成的,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第三谜,三星堆古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

  三星堆古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

  一般认为,三星堆古国是高于氏族部落的、稳定的、相对独立的早期国家,已建立起自己的统一王朝。

  人们推测:三星堆古国的政体形式,或是以王权为主的政体;或是以神权为主的政体;或系神权与王权合二为一的“政教合一”的政体。

  多数人认为,三星堆原始宗教崇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有自然崇拜,又有祖先崇拜,更有神灵(包括泛神及主神崇拜),表现出同一个神权政治中心的多层次结构和网络体系。

  专家通过对这些祭祀品的分析认为,三星堆古国的祭祀方式可能是多样的,已产生了许多的神灵,并代表不同的宗教崇拜对象,反映出复杂的信仰观念,并且已经具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神灵系统,形成了一个具有天神(太阳神)、地祗(社、山)和人鬼(王国的始祖神、先公先王、组成王国的各族群的祖先)的三层神灵结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张肖马认为,三星堆的祭祀对象与他们的宗教信仰观念是一致的,有某一祭祀对象就存在某种宗教信仰。如对太阳的崇拜,在古蜀人的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位置,他们铸造了不同的代表太阳崇拜的器物神树、太阳形器和眼形饰、眼形器,以及许多器物上的“炯纹”“芒纹”等纹饰,反映三星堆人宗教中的太阳神的信仰观念。

  而铜人面具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形象,可能代表了三星堆人的先公先王。


 

  第四谜,三星堆青铜器——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器可谓无不精湛到极致,然而材料中不存在锌。有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锌通常和铅伴生的,这些青铜器中的铅和锌是怎样分离的?三星堆的冶炼技术来自何方?是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对此,许多专家有不同的猜测。

  有人认为,这是本地独自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有人认为,这是受周边邻国,尤其是中原文化影响而产生的。

  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受荆楚文化影响。

  有人认为,三星堆青铜器颇受西亚、近东、南亚等地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是文化采借的产物。

  更多的学者认为,三星堆青铜器群的产生因素,有中原文化及其他地区文化的影响,但更主要的还是属于自身特点,即本地因素。

  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江章华通过比较三星堆与中原地区等地出土的青铜器认为,从纹饰的整体风格来看,商文化的同类青铜器明显要细致规范得多,而三星堆系青铜容器的纹饰总的来说显粗犷。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容器应该是三星堆人在商式铜器的基础上,按照三星堆社会独有的宗教信仰及其在宗教活动中发挥的重要功能进行设计铸造的。

  第五谜,三星堆古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三星堆古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

  一般都认为,三星堆古国有一个发展壮大,由胜转衰的过程,立国时间在千年以上,与传说中的几代蜀王均有关系。灭国时代约在商末周初,灭国的原因为政权更替。以后,蜀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成都及附近地区。

  关于古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那么,三星堆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第六谜,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

  年代争论有商代说、商末周初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等,性质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

  第七谜,晚期三星堆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可以说,如果解开“巴蜀图语”之谜,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

  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有的已在试图破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能表达语言。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